超5000万江浙游资参与炒作盐业股 疑提前布局

发布时间:2011-03-21 09:24:09


    在多部门联手打击“抢盐”谣言之后,盐业股出现戏剧性地全线回调,而从披露的交易信息来看,超过5000万的江浙游资参与了对盐业股的炒作。 

  统计 广州前天卖盐千吨

  “截至18日下午5时,全省各地的实时监控显示,21个地级以上市的食盐供应全部恢复正常,食盐抢购风波宣告平息。”广东省盐务局新闻发言人冯启明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从16日下午2时开始,到18日结束的食盐抢购风,虽然只持续了两天,但卖出了平时一个月的销量。如广州,17日当天的销量高达1000吨,而在平常,广州一天食盐的销量也就180-200吨。”

  “根据我们的监测报告,第一单食盐抢购发生在16日下午2时的茂名,之后迅速从一个超市蔓延到一片地区,然后又‘传染’给隔壁的阳江;当天下午6时左右,全省已有1/3的地区发生了食盐抢购风;到了当天晚上9时左右,抢购风蔓延到了全省2/3的地区,蔓延速度让人吃惊。其中,广州、深圳这两个人口最多的城市,食盐抢购得最多。”

  平息 “出乎意料的快”

  羊城晚报记者18日走访市场时也看到,虽然当天上午多个超市的食盐供应都已恢复了正常,但在中午时分,仍然还有少量市民在几包几包地买盐。直到傍晚,多个超市的食盐货架才重新有了存货。

  在东山口的好又多超市,食盐供应一早恢复正常,售价是1.5元一包,中午时分,仍然有很多人在购买,售货员从箱子里拿出一堆盐刚摆在货架上,一会工夫就被买光了。一对买了两包盐的老夫妻说:“昨天家里的盐吃完了,结果到处都买不到,只好吃酱油。”

  与非典以来广东发生过的3次食盐抢购风潮相比,这次抢购风持续时间很短,“出乎我们意料的快”。冯启明表示,这一来是因为政府高度重视,“16日当晚我们一报告,应急办马上就给市民群发短信,告诫大家不要恐慌,不要听信和传播谣言”;二来各个媒体的宣传引导也非常关键;第三,盐业的基本面非常好,去年全国盐业的产能达到8000万吨,但需求才800万吨,“广东不缺盐,全国不缺盐,全世界都不缺盐”。另外,广东人民在经历了多次抢盐风波后,都有了较强的心理免疫力,参与抢购食盐的人数还是很少的。

    插曲 盐买多了退货遭拒

  羊城晚报记者18日晚从广东省物价局还了解到,从3月16日晚至截稿时,省物价局已接到关于抢购食盐、盐价暴涨、捆绑销售的投诉来电420宗。对此全省物价部门全面开展了食盐市场价格巡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在违法事实确凿的情况下,目前已按照简易程序,依法对13起违法案例当场作出50—1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见右下附表)。

  但广州市物价局的有关人士也表示:“虽然许多市民投诉反映有的‘走鬼’和个体经营者趁机乱涨价,把1.30元/包的食盐卖到5元—10元/包不等,但当我们进行检查时,却因无法取得违法事实证据,给查处工作带来困难。”

  而18日食盐抢购风波平息后,物价部门的12358价格投诉举报电话又迎来了新一波的投诉潮———不少这两天抢了许多盐的人,在明白抢购无益后,纷纷拿回销售点要求退货,被拒后致电物价部门投诉,“有个人买了十多箱,商店坚决不给退”。

  人情 部分超市凭票可退

  抢购食盐之后又想退货?面对这群消费者,经销商到底该不该给退货?广东百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任,越秀区政协委员周贤军对此表示:“消费者和商家的这种买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买卖关系。如果不是因为正当的理由退货(如产品质量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商家需承担责任的原因),就是一种违反合同的行为,商家可以不予退货。消费者此番因为听到社会的谣言而大量采购了食盐,也不是属于不可抗力。因此,建议消费者以后在做出此类行为时应该三思而后行,不要随便听信谣言,反而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

  羊城晚报记者也发现,部分超市虽然有在销售商品后7天可以无理由退货的条款,但是对食品一般不这样操作。有大型超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食品的退货非常严格,因为担心投毒等问题,除非是质量问题,否则一律不予退货,因此超市在此次购盐潮后也是不接受退货的。”

  不过,记者18日从广州部分大型超市还是了解到,对有相关超市小票、食盐包装完好的消费者,确实需要退货的,超市也会接受退货。

17日全国一天卖出24天盐

  哄抬盐价?罚你没商量

  综合新华社消息中国盐业总公司总经理茆庆国18日表示,目前各地排队购盐情况已明显缓解,大部分民众已恢复理性消费,食盐供给逐步趋于平稳。

  据了解,17日全国食盐出货量为37万吨,约为正常情况下24天销量。截至18日15时,全国可供销售的食盐库存约133万吨。紧急情况下,将向市场供应散装食盐。

  另据国家发改委18日介绍,陕西、吉林、浙江、河北、山西、江苏、海南等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商家因哄抬食盐价格、扰乱正常市场秩序被当地价格主管部门依法查处。目前各地食盐供应和价格开始趋于稳定。

    ■新华时评

  加强信息公开 应对突发事件

  在工信部、商务部、盐业生产部门、有关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短短数日发生在不少地方的“食盐抢购风”得到缓解,市场逐步恢复平静。回顾这次传播快、范围广的“食盐慌”,公共突发事件的应对话题仍足以引起人们的深思。

  “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日本核泄漏出现的放射性物质可能污染海水、没法再提炼盐”,这些不符合科学道理的传言竟引发抢购,与早些年非典发生时的抢购板蓝根如出一辙。当时一些地方药店和医院的板蓝根被抢购一空,然而非典过后,过期的板蓝根只能当垃圾扔掉。这一次抢购食盐接力抢购板蓝根,足见科学知识的普及任重道远。

  “食盐慌”相关传言的短时间大范围蔓延,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对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年来,全国各地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明显,但从传言传播并演变为恐慌性行动,足见政府部门的行动还需有更大提高。

  从此次“抢购风”来看,社区完全可以发挥更大作用。这次事件对加强社会管理,特别是如何加强社区作为社会基层这一神经末梢的灵敏度和快速反应能力,可谓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传言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有权威的信息及时出来平息人们的恐慌。物质匮乏的时代早已远去,物质的极大丰富为抵制谣言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重视群众关切,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提高公共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水平,让那些违背常识的传言不攻自破,百姓就能少些心慌,多些踏实。

  世卫组织评估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

  食品安全暂无忧

  综合新华社消息世界卫生组织17日说,至今尚未发现福岛核电站事故带来的跨国食品安全问题,且目前不太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世卫组织说,日本不是主要食品出口国,至今尚未发现福岛核电站事故带来的跨国食品安全问题。世卫组织认为,核电站周边地区的农田和食品加工设施基本被地震和海啸摧毁,食品生产中断,再加上已采取安全措施,目前不太可能出现跨国食品安全问题。在日本境内,食品安全问题也仅限于核电站周边地区。

  由于到目前为止事故释放出的辐射量很小,世卫组织驻中国代表蓝睿明18日表示,过去两天并未收到核辐射污染明显扩散的报告,对生活在日本核电站封锁区之外的人来说,现在尚无重大的健康风险。 

: 

文章出处:金羊网羊城晚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