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大学生扶摔倒老人“称被讹”事件持续发酵。此前有目击者称,距离不足以撞倒老太。日前,又有几名目击者愿实名作证:袁某曾经道歉,并承认撞了人。而此前袁某否认曾经道歉。当地公安局称已经有初步调查结果,真相将浮出水面。(9月16日腾讯新闻)
剧情逆转,有人欢呼,有人惊叹,有人批判……这到底是正义击败了谎言,还是愚昧泯灭了良知,我们无从得知。我们一边在质疑着媒体对事件报道的真实性 ,一边简单的根据表面的认知去判定事件的真相,但却不知道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枪手。
都说“说谎”的成本低,现在很多事件经过媒体宣传报道后大众先是一边倒,等到剧情反转,又可以全身而退再换到另一边,殊不知,这样廉价的“道德审判”,对当事人造成了多少伤害。
人们渴望真相,但也应该看到,真相不能只凭媒体的报道、他人的述说。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夹杂了太多“直觉判断”和“道德审判”。比如,无论是之前怒骂“坏人变老”,还是现在反攻“扶人者”说了谎,舆论总是那么咄咄逼人,“正义感”爆棚。试想,无论是哪一方,即便当时只是一时糊涂或紧张,看到这样的舆论攻势,还有说出真相的勇气吗?于是,口水骂战在时间的推移中,将原本可能轻易可得的真相,变得愈发模糊。
谎言”之所以称为“谎言”,是因为它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谎言流与口中,从而去哄骗他人,久而久之,他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就如同《撒谎的孩子》文中的那个孩子一样,每天都喊“狼来了”以寻求刺激、开心,而当狼真的来时,他只有一个人独立去面对,自己去承受,再怎么喊叫也无济于事,也不会有人再来帮助他。因为,可能来帮助他的人已经习惯了他的喊叫,以为又是他在“逗你玩”呢,可见,谎言有碍于诚信,更是愚昧的一种表现。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以讲道德、讲良知的的国家,但是,在当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生活节奏飞快的年代,很多人都表现出了一种表里不一的阴阳人格:对自己要求很低,对他人要求很高,甚至施以“道德良知”的棍棒,横加责难,殊不知,这恰恰与道德良知背道而驰,是一种愚昧无知的表现。真正的道德良知应该是建立在理性之上,对于一件事、一个人的评判我们要运用自己的知识、理性的看待他,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事件时,如果还没有能力调查出真相,但至少有一点可以做到,那就是给予足够的耐心,让真相再飞一会儿